教學筆記

【荳派教學】遊戲化教學,貼貼紙做什麼?

More Detail

詳細資訊

詳細資訊

2021/08/17    ►►►

2014年在中正大學的工作坊,有看到學生身上的桃紅點點貼紙嗎?
那是荳【遊戲化教學】的基本款😄到現在有些場次還會用到,所以玩法容我不公開(但你可以私訊我)。


貼貼紙有幾個好處:
1.那是個充滿童心的小物,撕貼紙的動作很療癒。
2.把貼紙貼在人身上,是一種間接接觸。貼的時候,已經打破了彼此距離。
3.一目了然。是的,她再度有計分功能,各組分數清楚,想贏就趕快為自己加分。
我人生中帶的第一個工作坊,是還在念大學的時候。
拜當時劇團團長所賜(他接的案子),去戲劇營隊裡教了一堂造型課。當時我就用遊戲的方式教學,
成果很好,此後各種教學必定帶有遊戲的成分。




靈感來自於,我從小就是個電視兒童😄尤其喜歡玩遊戲的節目,彷彿身歷其境。迷戲劇的時候更簡直是都能背台詞的地步。
「為什麼電視節目的內容我記得這麼清楚,但歷史就是背不起來?」小時候我就這麼想。也就是說,
小時候我就在想
教學方法是不是有其他的可能?
如果老師上課像電視一樣好看(好笑),我是不是就能一下就記得?
快轉到十幾年後,我大學讀廣電、成為造型老師,
這個電視節目+老師的組合,很自然地就發生在我的課堂裡。直到讀了福哥的<教學的技術>,才知道有
遊戲化教學,這個名詞。
怎麼稱呼不重要,重點是,讀了<教學的技術>後,我才把我在課堂中運用的遊戲,統整得更完整。
包含音樂、要求承諾、以及上篇提到的分組/組長。




當時是在咖啡廳讀<教學的技術>,當我讀到「遊戲化翻轉課堂」這一章的時候,溫ㄤ在對面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,「你在哭嗎?」
😂我鼻酸啦,鼻酸而已啦!
你可以體會嗎?
就是一直以來困惑的事情、找不到人討論的問題、還有長久以來當(怪咖)老師的孤獨,透過一本書,
得到了所有的解答。那種感動。
我一直以為只是因為小時候的提問而發展出來的教學方式,竟然有系統化的整理和更棒的方法。而且,
你相信我,之前從沒有一位老師這麼完整地將教學的技巧整理出來,沒有!
遇到這本書除了很幸運地馬上用在即將到來的工作坊,
更是給了我很大的力量,
原來我不只是諧星😅我是被這本書認證的好老師。
我也一直有AAR(After Action Review),但常常寫成流水帳,書中的方法讓我能更精準的評量每一次的教學。
而書中介紹的學習理論與教學運用,更是讓我這個非科班出身、做中學的老師,回頭應證這些理論與做法。



好了,我真的要打住了。
你應該已經可以感受到我有奪愛這本書,奪感謝福哥。
如果你也對教學有興趣,或已經是老師,
請一定要讀<教學的技術>。
搭配<教學的技術>線上課程更好,裡面有更清楚的上課示範,福哥用了畫面中的畫面,讓你真的看懂<教學的技術>。
當初推薦朋友、姪子姪女書的時候,有點不確定如果沒有教學經驗,是不是能真的讀懂。
而線上課程完全解決了經驗的問題。
大推!
荳派教學

 

再次感謝福哥❤️
教學的技術-王永福-福哥粉絲團
王永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