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re Detail
詳細資訊
2019/05/06 ►►►
教學本來就是跟學生鬥智也鬥志,用學生能夠直接吸收的方式對話。
是的,小荳老師(臭零呆)台語教學成就達成💃
😂
高雄場那天,面對的都是75歲以上,慣用台語的阿姨們。
當然他們也聽得懂華語,但一方面使用台語比較熟悉親切,二方面,這是小荳老師的計謀🤔


備課時除了想到抄筆記可能不太吸引阿姨們,於是製作了新的筆記內容,
也在當下決定了這場要用台語教學😄



決定台語教學後有兩條路,把專有名詞的台語查清楚,或是,
後來教學的方式,
反問阿姨們,__台語啊哪共?
這個策略比較貼近荳的教學,一下子就拉近了師生的距離。而且,最重要的,
因此學生很自然的✨「直接復頌了一次重點」。
(所以當然荳反問的都是刻意挑選過的內容,一場台語思考的鬥智😄)
🎯她們在教我台語的當下,又加深了一次化妝的方式、產品功能等等的印象。
學化妝不是只有聽老師說、看老師做,自己從中的體會與練習是最重要的。
這場有一位志工和一位年輕的學員在荳這桌,每當她們貼心地「動手」幫阿姨畫的時候,都會被荳制止😅
🎯練習本來就「應該出錯」,如果動手去修改或直接完成,那麼學生只會更確定「我不行」。
比較好的方式,就是讓學生出錯後,再指導他如何修正(而且是自己修,也不是老師修)。那麼學生就會知道「我可以」。
不用多說什麼,因為「我自己完成了」。
出錯的當中最重要的就是陪伴與鼓勵(這就是鬥志了),
🎯在學生灰心喪志之前,發現學生真正的問題,提供解決辦法。也不是一直盲目鼓勵說好棒棒就可以的。
🎬
下午看了電影<師聲對決>,其中的鬥智與辯論,非常精彩。而最有智慧的話,留給帥帥的男孩說,
這樣的安排我也很喜歡😄除了師生,種族、地位、男女,許多的「對決」都在角色之間。
語言的絕對正確重要嗎?
看你用在哪?怎麼用。
最重要的是,你發話的對方,到底有沒有好好收到了?你有沒有好好思考設計過,
怎麼說,他才收得到?
🎬
謝謝高雄這場的學生們,陪我完成了台語教學的夢想😄荳講得超開心的~
*荳的台語就是臭零呆啦,但是不會聽不懂或是反而造成誤會。其實部分講解的時候也是整段華語,
課程節奏為前提,語言則是教學手段而已☺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