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想到我第一次面臨10分鐘彩妝挑戰,是一個現場直播節目的突發狀況。
那是個有點像購物台的頻道,一整天幾乎都是現場LIVE。有投資顧問、生活資訊、新聞短播等等節目,每半小時會有下一場的節目主持人進來妝髮。那天我是去代班的,對於頻道的節目、主持人雖不太熟悉,但基本上流程很固定,現場in house的髮型師很了解狀況,我就是把妝化好,還算能立刻上手。
一個上午過去,吃了便當,準備迎接下午1點妝髮的主持人。
1點5分、1點10分……,時間分分秒秒過去,還沒見到人。因為節目是現場直播的,整個上午的主持人都是準時到達、準時進棚,
我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記錯時間?或者主持人上午有通告、帶妝髮來?
1點15,髮型師終於開始緊張了,確認主持人已經在電視台門口。
1點20,她坐在化妝間鏡台前,是素顏的。
我們七手八腳地開始動作,印象中我一眼掃視覺得他膚質還算不錯,就先開始上眉毛、眼妝,主持人自己拿著粉餅打底。當我上腮紅、修容的時候,她再自己上了口紅,最後我再整體檢視、調整、細修一下,
1點30,進棚。
我跟髮型師兩人對看、喘了一口氣,然後笑出來。髮型師說:「小荳妳不錯嘛,第一次來、遇到這種狀況也能掌握啊~」
我問她,這種狀況常常發生嗎?
「剛剛那位主持人總會遲到幾分鐘,但今天是最誇張的一次。」她說。
其實在主持人坐下的時候,我還是一直懷疑,會不會她的節目是2點開始的?我真的10分鐘要畫完一個妝嗎?
一邊懷疑一邊快手動作,簡直靈體分離。再一邊偷瞄髮型師的進度確認,絕對就是10分鐘後開播沒錯,
因為她也用了5倍速在做髮型。
危機後別只是慶幸
那是一個被迫接受10分鐘畫完攝影妝的挑戰,被迫在短時間內取捨要做與不做、決定先後順序,以及組織出全新的工作流程。
聽來是一個滿可以抱怨、不需要檢討流程的特例,是主持人大遲到啊。但當時我就在想,
如果下次我還是只有10分鐘,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?
事實上後來的十幾年再也沒有發生過,LIVE節目主持人10分鐘前才到場這麼刺激的事。
但因為有了那次經驗,我比較不會被化妝時間所束縛,覺得時間夠才能畫出一個好妝。而是
只要有明確的目標、對的決策和流程,10分鐘也可以很有效益。
到了「說出影響力同學會」,當天所有演講會錄影上架成節目,會是每位講者的形象、事業行銷。
目標明確,不需要像花的睫毛或者明星煙燻妝,而是讓原本就很專業的講者們,在透過攝影機、舞台超亮的燈光下,保有他們原本的風采。
活動前一週,跟預約的講者們確定平常的妝髮穿搭習慣。有化妝的講者,請她們將平常化妝的照片、目前的髮長髮色,在不同燈光下拍照傳給我。服裝討論、決定後也都拍照確認。
我這邊安排每個人的時段,刻意設定每位講者提前10分鐘到妝髮位置。一方面避免遲到,
二方面(也最重要的)是讓講者們先來了解10分鐘的妝髮流程,以及提早認識我、聊一下,建立信任感也讓自己習慣妝髮的氛圍。
那天雖然時間緊湊但很順暢,每位講者對於10分鐘的妝髮成果也還挺滿意。
有了一次不錯的經驗,兩個月後「說出影響力青年版 豐說享秀」只剩下每位5分鐘。
青年版的講者們從國二到碩二,都是青春的肌膚、沒有錄影上架的考量,目標想給他們完整的經驗感受。
所以很快的可以設定,髮型為主,在舞台上髮型其實比妝更清楚。妝會遮痘痘、黑眼圈優先,讓整體好氣色提升。
妝髮師都該是時間管理大師
因為準備期更短、講者人數更多。這次與講者的溝通,直接就在他們坐下來的時候,邊做邊問:「你今天講的主題是什麼?」
「所以整個氛圍是開心的嗎?」「你是以專業護理師的角度分享,還是個人經驗談?」
5分鐘能做的不多,但妝髮師的工作,從來也就不只是把客戶做得好看而已。
事前的準備,無論是與客戶的溝通、目標內容確認,或是妝髮師自己的工具、心態,都能讓現場感覺不是剛開始,一坐下就能進入狀態。
流程的安排,時間是最基本的、妝髮取捨先後也是應該。細節在於工具的擺設、座位配置、現場與客戶溝通的用詞。
如果妳的吹風機電線老是打結、妝髮的位置必須一直借過、講的話客戶聽不懂……
5分鐘應該就已經過去了。
推薦你接著看
幕後總是比較精彩,空間改造王在這!
新秘工作的場地配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