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心在電影裡演一位當時的巨星,出場都是敞篷跑車、記者閃光燈。服裝永遠是合身的旗袍或洋裝、套裝,
一副蝦趴的太陽眼鏡,最經典的,當她在電影裡以巨星姿態出現的時候,髮型一定都是又高又圓的包頭。
巨星初登場
那顆包頭在第一次幫天心姐做的時候,我跟助理都戰戰兢兢的。
開始前兩人還不停演練一下流程、順一下4隻手該怎麼合作。首先在捲度的配置上,為了達到年代感,
波浪的成型、弧度、大小都必須精算。髮片一正一反的上捲,巧妙地讓捲度不會呆板。
接著要冷卻,讓捲度在炎熱的夏季裡可以維持。隨然最後是要做成包頭,
但是前面的捲度若沒有打好基礎,包頭就沒辦法又高又圓,還帶點波浪。
最後就是那顆包頭了。其實做包頭的速度很快,幾個步驟就完成,才能顯得蓬鬆自然。但緊張也是在這裡,
因為最後這步驟成敗立見,如果包起來不好看,其實是前面捲度沒做好的問題,為什麼我這麼清楚呢!開拍沒多久我們就遇到一次……
那天在基隆的海邊拍攝,一早就在搶太陽的位置、搶沒有風的時候、搶大場場面調度的次數。
因為天心姐的包頭需要時間搭建,每次卸下包頭前,我們一定會再三確認包頭的場次完全結束,才會換髮型。
一整天雖然太陽大風大場面大,但拍攝得很順的情況下,導演決定加拍,而且要搶拍夕陽。重點是,
天心姐要換回包頭!
我當下簡直像是被雷打到一樣腦袋一片空白。
但還好導演是親自來詢問天心姐和我,「小荳,很快地做一個包頭可以嗎?這個鏡頭很啷(很遠,不是特寫的意思)」導演問我。
我……我能說不可以嗎,心想該怎麼回答,並望向天心姐的時候,
她說:「小荳,妳就做吧!不夠完美也沒關係,這場主要是夕陽和畫面情境。」
應該是不到15分鐘的時間,做出一顆本來需要40分鐘完成的包頭。畫面很啷沒錯,
電影上映後我問很多朋友都沒覺得異狀,但是,現在讓我看到哪幾秒我還是很想挖地洞跳進去。
15分鐘和40分鐘還是有差啊!
真正的挑戰
那天的臨時包頭雖然我覺得不夠好,但似乎因此獲得天心姐的信任。
過幾天拍攝只有天心姐的獨立場(也就是這個造型只出現一次,沒有連戲需求。),
她自己帶了一張照片來說:「小荳,我們今天髮型改做這個好不好?」
這是一個反過來的挑戰,因為中午梳化只有天心姐沒有其他演員,我有大把的時間來做。
但是,要做的是一顆我從來沒做過、我們也沒有試裝過、現在只看到照片的復古包頭。
「好啊!」我立刻開心答應了。
跟副導確認ok,我跟天心姐、她的助理,3人像玩家家酒般關在梳化間搭建新的巨大包頭。
因為巨大,把所有備用的髮棉都用上,約是原本包頭用量的10倍。我花了1小時完成,
天心姐很滿意、導演也非常喜歡,印象中在那瞬間我被他們問了好多問題,
小荳妳之前在做什麼啊?拍哪一部戲啊?之前常做60年代的造型嗎?
我忘了當時怎麼回答,一心想著這顆包頭是成功的吧。
你準備好了嗎?
髮棉這個物品啊,說有用過就真是透露年紀了,現在或許還會用在秀場、一些復古或誇張的戲劇造型(?),
一般日常的造型呈現已經不流行使用。但是在百意的髮型專業班裡,髮棉運用的課一直都是必修。
或許就是因為那備用的海棉,讓我在這部電影裡留下一個讓角色highlight的時刻,總是以這個故事跟學生分享,
即便你認為大部分的工作都用不到了,但只要那一個時刻出現,
當你做足準備、能迎接各種挑戰、完成工作,後面工作的邀約就會自然來到~
推薦你接著看
<阿嬤的夢中情人>拍片日誌
進階妝髮。包頭常見的3個錯誤&提醒+髮棉運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