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幕後】4個荳的教學方法。荳派教學

 

2021/01/05    ►►►

設計好的提問
開場的第一個互動,就定調了這個講座。
老師的提問是真的問?還是期待他心中的答案?
老師是真的想知道學生的想法,還是只是創造互動的表象?
真的什麼都可以問嗎?會不會被笑!?
小荳老師的提問安排通常是降,
1.開場先問沒有對錯的選項(心機是非題)
不是送分題喔,是設計一個有點眉角的題目。
答案看似顯而易見,但細節往往少數人才會發現。
通常這個開場一下,
大家的專注力就來了。因為覺得好玩、有挑戰~
2.對老師產生信任後,問當下的感受。(個人選擇題)
A或B好,為什麼?為什麼你覺得好?
3.對整個場子有安全感了,問想法。(自由申論題)
雖然回答的可能只有幾個人,但往往全場都會陷入思考。
經過前面累積,這時候想發表的學生會變很多。
也通常是這時候,客戶或人資會非常驚訝,平常都沒人舉手發言的內訓,現在大家卻搶著發表。
與其說提問,小荳老師的講座或教育訓練是「美感引導」。
前面的問答也是慢慢建構大家「如何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」。
而感受這種事情,如果在一開始就被關機,
後面教再多厲害的技術都沒用了~
你有設計好的提問嗎?

 

有任何講課上的疑問嗎?或許荳有好點子可以分享
企業內訓/教育訓練/工作坊
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個人專屬美妝課
1/13(三)下午1:30-4:30
置頂文看詳細內容
私訊報名
一對一教學。1月
初級彩妝/髮型
 
個人品牌形象
 
洽詢&報名>> http://goo.gl/uNzmQ4
 
 
 
2021/01/12    ►►►
小荳電視台
每一場講座/工作坊,就像是一集/季電視節目,講師就是主持人,而且你同時也是企劃導播剪接音控⋯⋯
延續上週 設計好的提問 能夠為講座定調,其實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定調講座,只是提問是對學生來說最直接的環節。
(例如你的造型或是簡報可能沒有定義很清楚,但你提問的方式,影響力佔比會是最明顯的。)
有了好的提問,那麼你有讓學生「好好的發言」嗎?
讓學生好好發言真的不容易,
如果你像真情指數讓學生暢所欲言,那麼講座可能變得太冗長、離題。
你像康熙來了一直插話、搞笑,後面學生應該都不想講了。
如何讓學生「講真心也講重點」,除了提問時的鋪陳(企劃、編劇),主持人、導播的功力就很重要!
主持人指的就是講師本身,導播則是要場控編制大局。
荳在教學的時候,絕對不會只唱獨角戲,這樣對學生來說真的太無聊了。
再靜態的訪談節目,也都會有主持人+來賓的陣容,
互動間的火花,絕對是維持專注力的基本。
但講師一定只有一位啊,怎麼辦呢?
荳通常會在現場找到我的漢典、LuLu,或是Ken豆。
(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電視節目主持人,通常是有搭檔的了!)
在現場找到會主動接話、互動,甚至搞笑的「班底」,然後營造大家願意、喜歡發言的氣氛。
另一方面身兼導播的角色,適時的把鏡頭交給對的人(以講座/工作坊來說,麥克風可以說是鏡頭,焦點所在。)
(順便打一下第一集廣告 冰麥克風
然後 小荳電視台 的特色是,我永遠會給我的班底最完美的收尾。
可能前面整場他的發言、提問、示範都是讓大家笑開懷的(不好笑我也會做到好笑的鋪梗),很多時候,
學生認為好笑跟有內容是兩回事。
但說話是可以練習、是練習而來的。
勇於發言的人,透過主持人引導,都會越說越好,
甚至說出課堂金句來。
你的節目效果都有先想好嗎?
有任何講課上的疑問嗎?或許荳有好點子可以分享
企業內訓/教育訓練/工作坊
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初級彩妝/髮型
 
個人品牌形象
 
洽詢&報名>> http://goo.gl/uNzmQ4
 
 
 
 
2021/01/19   ►►►
現場精準調度
如果你看過福哥的<教學的技術>,那麼這樣大張紙寫下答案的教學方法,對你來說一定很熟悉。
接著如果你實際操作過會發現,每一個還節的安排、設定還真是不容易啊!
不就是寫下答案或發想嗎?學生為什麼有這麼多問題?
老師,紙要直的還橫的?要照順序嗎?
不會的字可以注音嗎?
只能說,台灣學生真的是太乖了哎!
為了讓節目流暢(要記得,根據上篇 小荳電視台 ,講座/工作坊的剪接師就是講師本人),前端的企劃安排要非常縝密。
什麼問題適合討論寫大字報?
搶答的得分標準在哪?
現場可以怎麼調整?
例如荳教過一班特殊資源班,學生普遍沒有不同,
但在寫大字報這環,有發現幾位學生很專注但是寫字的確比較有困難,常常輸在寫字太慢的時間。
生:老師我可以用畫圖代替嗎?
學生主動提出(你知道要有多投入課程才會這樣說嗎!),
我說好。所以他們可以先以圖搶答題權,再補充說明。
現場調度,絕對是讓講座/工作坊獨一無二,讓任何學生都會專注投入的環節。
 
師資班的學生曾問小荳老師,我怎麼會知道現場會發生什麼?
你永遠都不會知道。所以
基本盤的劇本絕對要滾瓜爛熟,
生活中的各種經驗都是養分,好讓你即興演出。
永遠抓緊你的節目調性,那你現場就會知道,什麼可以更動,什麼死都要抓緊。
這本書講師必讀。線上課程也可以搭配一下~
現場精準調
有任何講課上的疑問嗎?或許荳有好點子可以分享
企業內訓/教育訓練/工作坊
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初級彩妝/髮型
個人品牌形象
洽詢&報名>> http://goo.gl/uNzmQ4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2021/01/26    ►►►
中場休息嗎
當然需要休息,包含你的聲音、腳力,以及運轉了一上午的腦力與能量。但是
休息的時候你在哪裡?在做什麼?
節目一直都還在進行,中場休息其實是下半場的暖機。
荳休息的時候會待在一個開放但是角落的位置,
我可以觀察大家、可以簡單的社交互動,學生需要也可以走向我。
 
 
這時候才是見真章,學生「此刻的反應才是真的」。
是很興奮地持續剛剛上課的話題,還是終於結束的表情?
是邊討論等一下的發表,還是無奈的滑手機⋯⋯
趁中場休息觀察並調整下半場的節奏,會讓上整天工作坊的學生,更輕鬆的獲得。
這樣說來好像很嚴格,休息不就是休息時間嗎?
是,也不是。
好比金馬獎金鐘獎的廣告時間,即使電視機前的觀眾看不到,主持人都會出來聊個天、講講笑話。
因為維持場子的氣氛,就是主持人的責任。
何況你中場真的休息了、冷掉了,後面一切要從頭開始。
這才是更困難的。
也可以想成是幕後花絮。你以為幕後花絮都真的是幕後嗎!
藝人對鏡頭的自覺,絕對是只要有畫面就是on的狀態。
但是這個on也必須與正式上場有所區別,
觀眾才有喘息的空間。
真的身體不舒服,或是需要休息,請務必離開現場。
踏回教室的那一刻,絕對是精神奕奕,彷彿剛剛只是去給記者專訪所以必須離開那樣。
總之,中場休息該做什麼?
也是非常需要「安排」的一部分喔。
有任何講課上的疑問嗎?或許荳有好點子可以分享
企業內訓/教育訓練/工作坊
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初級彩妝/髮型
 
個人品牌形象
 
洽詢&報名>> http://goo.gl/uNzmQ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