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/09/14 ►►►
20幾歲,連男友都沒有的時候,就很愛讀親子、教養的書。
有些是紀錄像<交換日記>,有些是理論像<棉花糖女孩> <蒲公英男孩>。
或許是常常聽荳爸在分析小孩,我對於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也非常感興趣。
沒想到的是,這些閱讀對於日後工作非常有幫助。面對學生、客戶,我也常常是在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原因。
即使奧客,也能清楚切割那些是他的生命問題而不是我的工作問題
(<被討厭的勇氣>有一個詞形容這個切割但我忘了
)。<媽媽日記>看似紀錄,但卻在簡單的文字裡,有許多人與情感的拆解。
而那其實
也就是我們每一位平凡媽媽的日常。
因為孩子,周遭的鄰居甚至路人都被逗笑了。
然後也會對媽媽笑一笑。
這種日常,只不過笑一笑的小事,
只有媽媽本身才能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溫暖,和
驕傲。
(我兒子豪可愛啊)(無限傻笑呵呵呵)
你不知道愛一個人可以是這樣那樣,
不知道7個月沒睡好是可以的
(不可以也要可以的可以)不知道有一種笑聲會上癮、有一種該該聲會變成幻聽。
期待他成長的每一步,都帶著我們也再長大了一點

歐對了,<媽媽日記>裡的畫,美到像漩渦,
看著看著會被捲進去,可惡,我也要來畫一下兒子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