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紐約雜記】Day4 Kate Spade 讓我找回自己

2017說走就走。紐約 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這一趟Outlet,最有價值的收穫就是,找回5年前的小荳。



2012那年,去紐約的MUD妝髮學校進修。踏上紐約的第一週,
筆記本上還有每日的記帳消費,第一週結束後結算太可怕,
第二週開始索性不記了。

5年前去紐約之前,荳是個「只買需要不買想要」的實踐者。


工作室起飛的時候,幾乎就是賺到錢左手拿,右手付去買家俱、買布買飾品,
不斷擴充。當時根本沒有太多閒錢買想要的,
需要的東西也絕對是精打細算,
買到又好看又划算的那一個。

決定去紐約進修的時候,工作室算是起飛後到達第一階段的平穩,
存了一年的錢就綽綽有餘,飛去紐約。
當時剛好遇到他們的勞動節,整個紐約都在超級折扣,
知道以後我們刻意在勞動節當天去Outlet,
那天的各種豐收(仍然是精打細算),
算是我工作以來給己的超級大禮(也買了好多禮物給家人朋友,以前沒送的一次送齊)。






造型師工作啊(菸~),你能不穿點精品、不拿點貴桑桑的彩妝品嗎
!?

荳算是相當相當節制的,就幾個單品混搭,並運用自己做的服飾,
強調自我品牌,取代精品。
那次的Outlet,才買了人生的第一個所謂名牌包,還是CO
ACH,還是
勞動節超級折扣下的COACH。

2012~2017 這5年當中,從單身變人妻,
百意也從1位造型師變成9位合作造型師的規模。
生活和工作的腳步越來越快,
夢想追著追著,步伐雖快但好像沒有過去來的踏實。

剛好,ㄤ獲得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,
並記得上一次換工作時我跟他說,一定要在新舊工作之間拉個長假出去玩~ 於是我們再度踏上紐約。
出發的時候還很不敢相信,而且不知道為何而來。

上一趟紐約,我可是夢想了10年、準備了1年多,
這一趟說走就走,真的好嗎……

答案就在旅行第4天的Outlet揭曉。
第4天就來Outlet,打算買飽了,在城市裡就不用一直逛街。







這回比上次又更熟門熟路,哪些品牌必逛必買。
尤其上次打開購物的慾望後,一發不可收拾,
回台灣買東西也比以往隨興許多,
也又更熟悉了各種品牌適合自己的部分。

上回是省了10年的一次大解放,而這次,則像是回到紐約的收心操。
哪裡釋放就在哪裡收回來,
逛了幾家,覺得都沒有遇到想買的東西,好像只剩下,
這個在台灣買很貴,
這裡不買可惜的計算。但這完全不是我啊~

確定心情的是一個Kate spade的包包。
在台灣逛過幾次,少女心噴發,但都捨不得下手。現在面對一個,
大小、顏色(螢光桃紅)都寫著林小荳林小荳的Kate spade,竟然猶豫不決。

ㄤ: 反正妳會用,就買啊~
荳: 但是我不缺啊。

想到我的漢堡包和Frida包,都是這個大小功能。而且比Kat
e spade有趣多了。
鏡子照了半天,放回去,即使她才2千出頭。





Frida包
[荳穿搭] 舊衣新穿就是寶



漢堡包
[荳穿搭] 凹類聰明購物3秘訣

過了幾天在紐約講座,聚餐時跟Wendy老師的助理聊到,
她說小荳老師妳應該買啊! 妳回台灣會後悔~

還好沒有。沒有買,也沒有後悔,
謝謝那咖Kate spade,讓我看見了自己,原本的樣子。

當然還是有買東西,
但我完全想起了5年前踏上紐約的自己。即使從來沒有名牌包,
對時尚瞭若指掌、對穿搭自有品味、享受著紐約自由空氣的自己。

如果那個林小荳可以創造百意、
可以讓百意起飛到我可以二度來紐約長假,
那我幹嘛反去追求江湖上傳言的時尚。

就是這一個覺醒清明。
不知道有沒有老捧油發現,從2017紐約回來後,
我開始常常穿重複的衣服,或應該說,
終於不在意,在粉絲頁放上重複服裝的照片。

那才是我。
喜歡的衣服一穿10年的有好幾件,同一個月因為心情、氣候,
穿同一件衣服也是常態。
不知不覺,因為粉絲頁的生態,我好像也不小心陷進去了一點。








這篇是幾個月前寫的,Kate Spade過世前不久。
當時覺得那就過陣子再發文吧(這是怎樣的巧合還是考驗!)

當然後悔了一下子,應該買的啊!(而且現在完全估狗不到那個包包,沒有圖)

又再過一陣子到今天,
想想我也沒有一個Vivienne Westwood的包(荳更愛她,或說更認識她)
擁有設計品,或是去了解設計師、了解他的設計,
對荳來說都是真愛的表現。

謝謝Kate Spade,是她的包讓我找回自己。



[荳的早餐時光] Vivienne Westwood 薇薇安西邊木頭(上)

[荳的早餐時光] Vivienne Westwood 薇薇安西邊木頭(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