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白色的這件雨衣好美~
袖子的設計,好像翅膀,
巨大的領子及寬大的上半身,延展出一般女性所沒有的四方骨架,急速收束在細腰上。
選用的布料、顏色、材質,使得皺褶出的力道與影子,像雕像的質感。
那手套更是可愛的沒話說
2017/11/09 ►►►
現在讀書方便多了,書裡提到的各時期服裝,馬上可以上網看到照片。
以前還要再去找其他書,交叉比對。(顯示為荳到底多老~~~)
1983秋冬的女巫系列,Vivienne Westwood 跟Keith Haring的合作,
尬的,好想要啊~~~~~ 啊~~~~~啊~~~~~
因為我個子小、沒什麼身材可言。所以特別喜歡這樣立裁的設計。
衣服本身就有架構和態度,無論是什麼身形,
都會因為服裝而有氣勢。
但人有氣勢也很重要就是了,不然會被衣服吃掉。
2017/11/10 ►►►
「從『性』服飾店開始,性自由成為薇薇安的創作主題,1980年代出現的轉變是他在藝術裡找到的靈感,那些藝術出於種種原因而歌頌人體,例如古典雕塑或十八世紀的繪畫藝術。薇薇安讓這些東西充滿幽默,這或許是在性渴望裡不尋常加入英國元素;......」
這或許是在性渴望裡不尋常加入英國元素,這句話什麼意思?
需要翻原文確認一下啊
今天讀得難以呼吸。用了好幾個深呼吸得以繼續閱讀。
這本書從第一頁開始,得到各種共鳴,
從Vivienne Westwood草創時期的拼貼創作、對時尚與服裝態度的認定與詮釋、藝術的咀嚼反芻......
與大師共鳴,然後呢?
林小荳,妳要做什麼? 妳在做什麼?
這篇最後提到了<Sex and the City>的這件禮服。難以呼吸之餘,得到了一點安慰
(這樣是什麼安慰?) (就是再次得到兩個大喜歡的共鳴啊)
說共鳴其實好像也不太對,我根本就是被這些藝術家/造型師餵養長大的。
小時候只看圖/服裝,沒去探究他們要說什麼。但果然從作品直接吸取的最純粹。
現在閱讀這些藝術家/造型師的創作想法,當然覺得思想契合(早就被他們作品洗腦了)。
閱讀時必備:
便利貼,寫下自己的。
標籤貼,各種喜愛和必須再次閱讀or查詢的。
2017/11/14 ►►►
「唯有時間能證明成功,唯有全力追求興趣的人遲早能遇見『歷史的創意』。」
vivienne westwood和swatch的合作。
swatch是荳高中時期的最愛,永遠繽紛的色彩、誇張新奇的設計,是穿制服時期,少數可以配戴的時尚。
自以為是這兩個品牌的鐵粉,竟然今天才從書中知道,他們的聯名款!
說鐵粉,其實荳從來也不是那種會大量收藏品牌的鐵粉。
比較是精神上的,熱愛一個品牌。除非有真的適合自己的商品才買,不然大都是抱著目錄,
想從作品圖片當中吸取每一分的日月精華。
(以前沒有估狗,荳都會去大品牌的專櫃晃晃聊聊,拿一份目錄回家。)
「時尚不只是穿戴一個品牌,而是把自己的品牌(品味)打造出來。」這句是荳說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