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觀點】天然ㄟ尚好 ~ 腦部手術後的彩妝重建



上週和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碰面,她來向小荳老師請教彩妝,
因為幾個月前他做了三次腦部手術,現在左邊的頭骨是人工骨,
手術後兩邊的眉眼有點不對稱,希望可以用彩妝矯正一下。



見到她的時候我說:還好啊,沒有妳形容得那麼誇張。
其實如果不知道,是看不出差別的,拜現代醫學所賜。


但仔細端倪,也就能分辨出人工骨和自然骨頭的不同。
肉眼看來,人工骨(尤其在眉骨的地方)比較突出,弧線彎度沒那麼自然。
然後摸摸兩邊,
人工骨還是比較生硬,據她說,是少了自然骨頭的膠質。

那個生硬的感覺,很像瓷杯(馬克杯)的觸感。
即使邊緣是圓順的,但就是硬的不柔軟。

摸完之後就大概就猜出他遇到的困難。
因為那個不柔軟的角度,使得畫眉毛的時候,無法運用我們習慣的手感。
沒遇過你真的不會想到,

我們的骨頭是生的這麼好!



請現在摸摸妳的眉毛,
我們常說的"眉骨位置"其實是一直往上延
伸在眉毛的底下。
(或說整個額頭都是骨頭啊~)
可是因為他柔軟,所以畫眉毛的時候,並不會因為角度而受阻。但人工骨就不一樣了,
那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弧度,變成一個小山丘阻礙。


"原有的手感不能用,你必須用眼睛來判斷,一筆一筆描繪。"小荳說。

所以先化右眉毛,左邊眉毛(人工骨)要依照右邊高度弧度調整。


眉筆顏色也是重點,以前的淺咖啡色,反而會凸顯那個小山丘後的不自然。
換成跟眉毛一樣的灰黑色,自然成型的眉毛線條,讓人不去注意眉骨的地方。
不用擔心太兇,用眉刷,刷開刷柔就好

她:"原來這隻刷子是要這樣用啊!!"

原來她從沒用過眉刷,直接用眉筆線條很不自然,當然必須用很淺的顏色 ......





然後我們描繪眼線。
化完眼線後,我就完全知道她的苦衷。眼線不化還好,
化了反而顯得左眼有不自然的鳳眼。(應該是,皮膚被切開又縫合多次,達到有點"拉皮"的結果。)

我們的腦和心,都有自動平衡、完整的功能。 (註)
也就是說,當我們看到不平衡不完整的物體,在腦中會去完成它。
所以不畫眼線時,我們看到的是一張臉的整體,
除非很仔細去看,才會發現那些小小不對稱的地方。(可是一般人,聊天說話的時候,不會這樣去研究吧~)


而化了眼線,因為眼睛形狀被加強了,雙眼的不平衡感就很明顯。

但是沒關係,常跟學生說要『化到看起來對稱,而不是兩邊化一樣。』
在這時候也一樣,
只要將左眼尾稍稍化下垂一點點,就會有兩邊均衡的視覺感
我們人的對稱器官,本來就不是一模一樣的,
不管你有沒有人工骨,都要化到看起來一樣,而不是兩邊化一樣。





最後談談底妝。
她說平常其實也只化粉底,我建議她如果只有化底妝的時間,不如用來遮黑眼圈。
她的膚質很好,沒有痘痘毛孔...,但黑眼圈很深,
所以遮黑眼圈反而才是改善氣色的重點。

其實不只是她,很多學生來到這裡,也常有跟著雜誌化妝,但卻沒有實際改善氣色的狀況,
就是因為雜誌畢竟沒有針對每個人來設計妝感的緣故。



到這裡,我們都應該好好感謝,我們全身上下的自然~



過兩天,她稍來一封簡訊,和自己練習的照片。

她說:『其實很多人因為身體某部份改變,之後外觀的重建也是影響到心理的,
就像重建義乳ㄧ樣,謝謝荳老師! 這兩天笑得很開心!


我也很開心,化妝本來就是這樣。


即使不是因為受傷裝了人工骨,對我來說,化妝一直都是這樣,
善用妳現有的條件,不,我現在想更正為:

善用妳現有的"美好條件",透過化妝去把你這個人從內到外的美,表現出來。

如果你還覺得自己大小眼
什麼鼻子太塌、額頭太短
請想想

妳是很幸運的,擁有這麼健康美好的身體!



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
圖說





圖片是在紐約FIT看到的Barbie展覽,
作者的靈感來自"格列佛遊記",並想像Barbie軍團在工作的樣子。

但當時,我對這畫面卻有另一種詮釋,
我們的每一天就是這樣啊,有很多的小我,在創造那個外面的大我。
好生動但也有點驚悚,哈哈。

那麼其實,如果把內在的小我或是平常的大我都照顧好,
這個"我"的造型,就會更真實一點,

更真正的美麗一點,不是嗎?





(註) 完形心理學的視覺法則